10月17日至18日,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即将抵京,为国家大剧院带来“独家定制”的两套曲目。
作为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捷杰耶夫堪称当今俄罗斯芭蕾舞剧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
他演奏的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等俄国作曲家的作品,目前被公认为经典版本。10月18日的演出曲目,精选了颇受观众喜爱的芭蕾舞剧音乐选段、歌剧序曲等,这些作品有着丰富的画面感,戏剧性十足。歌剧《唐豪瑟》序曲中的神话传说,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灰姑娘》、柴科夫斯基《睡美人》的童话故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的吉普赛场景,以及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5号交响曲》的战争凯歌……在这场音乐会中,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以原汁原味的演奏,用音乐为观众讲述一个个动听的故事。
10月18日
演出曲目
《唐豪瑟》序曲 理查德·瓦格纳
歌剧《唐豪瑟》全名《唐豪瑟与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故事取材自中世纪德国的两个传说:神话中的游吟诗人、歌手唐豪瑟,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唱比赛。故事围绕神圣与亵渎之爱之间的缠斗过程、以及用爱情来实现救赎这一命题而展开。瓦格纳于1843年开始创作音乐,至1845年4月完成乐谱。尽管《唐豪瑟》仍显示出法国大歌剧的深刻影响,但瓦格纳在这里已经开始改革的探索,他力图打破分曲间的隔离,追求音乐、剧词诗歌与场景的融为一体。
歌剧著名的序曲写于1845年1月,经常作为单独作品在音乐会上演奏。序曲由管乐奏出的、模仿朝圣者庄严合唱的音乐开始,逐渐加入弦乐声部以扮演尘世的纷扰,然后转向形容维纳斯山狂欢的妖冶、放荡的音乐,最后复归于庄严、神圣的音调,以象征堕落的罪人终于得到了拯救。序曲的音乐不但紧扣着戏剧内容的陈述过程,且非常富于效果。
西班牙随想曲,作品34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第一乐章:晨曲
第二乐章:变奏曲
第三乐章:晨曲
第四乐章:吉普赛场景和歌曲
第五乐章:阿斯图里亚斯凡丹戈
《西班牙随想曲》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87年创作并首演的交响组曲。组曲以西班牙民间旋律为基础,作曲家本打算将其创作成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性作品,后认为纯粹的管弦乐体裁更适合表达音乐情绪,因而形成今天的形式。
作品共五个乐章。晨曲是一首节日性的激昂舞蹈,来自典型的阿斯图里亚斯传统音乐,用以庆祝太阳升起。第二乐章以圆号声部开始,其他乐器以此旋律为基础进行变奏。第三乐章与第一乐章几乎相同,仅改变配器和调性。吉普赛场景和歌曲以圆号和小号、小提琴、长笛、单簧管以及竖琴主奏的五段华彩开场,之后在三拍子舞蹈中“紧接”进入下一乐章。凡丹戈舞依然是阿斯图里亚斯地区的活泼舞蹈,音乐在更加激越的晨曲主题中结束。
《灰姑娘》选段 普罗科菲耶夫
这部作品自问世之初就受到广泛欢迎,因而作曲家后来将其改编为各式各样的体裁,包括三部管弦乐组曲、一部华尔兹组曲(取材自《灰姑娘》《战争与和平》及电影配乐《莱蒙托夫》)、一部室内乐曲(大提琴与钢琴),以及三部钢琴曲等。
《睡美人》选段 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方面的最突出贡献,在于使舞剧音乐戏剧化和交响化,同时具有独立性,成为舞剧的灵魂。因而,这样的音乐不仅能与舞蹈表演融为一体,而且可以离开舞蹈作为独立的管弦乐作品来欣赏。
降B大调第五号交响曲,作品100 普罗科菲耶夫
第二乐章:有力的快板
第三乐章:柔板
第四乐章:诙谐的快板
《降B大调第五号交响曲》作于1944年夏,是普罗科菲耶夫在海外生活15年后,回到故土创作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时隔16年再次涉猎交响乐体裁。此时的他,不仅希望将自己的创作从针对少数人群转变为更广泛的苏联文娱生活的一部分,还期待能创作出“关于人类灵魂之伟大的交响曲”。他的理想实现了,这部作品首演时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作品以慢-快-慢-快的速度布局写成,与曾经交响曲创作的惯例相左——该作的慢乐章常伴随作曲家最雄厚、深邃的表达。漫长、晦暗的开头经常被人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尤其是那部相同编号的名作联系起来,但不比肖氏的作品那般压抑。第二乐章虽活泼、轻快,但在主题再现时依然流露出一抹更凶悍的色彩。终曲开始处依然生机盎然,但越往后音乐愈发表现出反讽和狂野的性格,最终在充满推动力和惊心动魄的荒诞尾声中结束。
文案:赵雨暄、钟博羽
编辑:赵雨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