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首页新闻详情
又一个百万元级黑胶唱盘——德国Einstein(爱因斯坦)Aerolith Reference旗舰黑胶唱盘
2025-02-17 14:45
分享举报


2024年的上海国际音响展上,德国Einstein老板Volker Bolhmeier莅临发布了品牌第二部,同时也是旗舰级的黑胶唱盘Aerolith Reference。Aerolith意为“陨石”,拥有超高质量和悬浮于太空的特点,以此命名意喻着新唱盘将可以和地心吸力对抗,实现最好的避震。当时我没能躬逢盛会,半年后在南京威虹音响的听音室,终于见到这部“百万黑胶俱乐部”的新成员,而第一部产品已经被眼明手快的发烧友迎娶回家了。


过去的一年对黑胶音响来说有不少好消息,例如全球第二大存储器模块厂,自创ADATA品牌的台湾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在2024年5月开幕了亚洲最大的威刚黑胶唱片博物馆。他花了30多年时间,收藏超过百万张经典黑胶唱片、17万张稀有虫胶唱片,以及上百台留声机。占地六百多平米,从入口处排列着最小3.5英寸到20英寸唱片墙,到爱迪生留声机、百年留声机演进、经典虫胶唱片、台湾早期虫胶唱片以及上海七大歌后展区,来到这里就如同走入时光隧道一样。陈立白说他刚创业时常觉得脑袋一半热、一半冷,因为理性一直烧脑,感性那端却冰凉凉。但回家听完黑胶唱片后,理性退烧,感性加温,让他身心达到平衡,因此对黑胶的痴迷越来越深。他成立博物馆的目的,除了将收藏品与更多人分享,还希望博物馆有满满的音乐、艺术、文化与历史,赋予科技与教育意义,让黑胶唱片一代又一代传下去。实际上阳江十八子世界音响发烧博物馆的黑胶收藏数量有陈立白的数倍之多,很可惜各种因素局限,无法全面展示出来,否则那将是国内发烧友的绝大福音。


Einstein第一部黑胶唱盘底部三只避震脚类似于Linn LP12的弹簧改良设计,没错,这是一部“软盘”!


在阳江十八子世界音响发烧博物馆中,倒是可以欣赏到多部旗舰级黑胶唱盘,也能一窥唱盘发展的过程。如今顶级黑胶唱盘的价格已是标准的奢侈品。包括高文Goldmund、多能仕THORENS、德国铭铸Acoustic Signature、盘王Transrotor与清澈模拟Clearaudio、美国洛克Rockport Technologies、日本TechDAS与Kondo、瑞士Nagra,还有JC Verdier La Platine Magnum、Rossner and Sohn MOTT、OneDof One Degree、Basis Audio Work of Art、Audio Consulting R-evolution Meteor、AV DesignHaus Derenville VPM等小众产品,每部产品的报价都能让人吓出一身冷汗。尤其是65万美元的德国AV DesignHaus公司产品,他们在2018年推出的Derenville VPM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黑胶唱盘,看起来更象是一台刻片机,重60公斤的人造石底盘放在四个空气悬浮支脚上,多个数控激光测量仪确保平稳运作,总之操纵它似乎不容易。


Einstein老板Volker Bolhmeier一直都着迷于黑胶唱盘


欢迎德国Einstein也成为百万黑胶俱乐部的一员,而爱因斯坦这家公司很克制,官网上都有正式报价,所见即所得。在大学时拥有音乐与体育双学位的Volker Bolhmeier,是音响圈中极少数真正音乐科班出身的经营者,由于练习链球时腰部受伤,所以Volker转向音乐与录音行业发展,1987年创立Einstein。身为吉他演奏家,Volker有着自己独特的声音美学观,并用大胆创新的思路来设计产品。比如他的电子管功放采用没有输出变压器的OTL结构,他的唱头放大器采用双单声道分体机身设计,他的电子管前级采用全平衡设计,他的音箱采用全频单元加上号角超高与有源低音的设计。Volker介绍说,爱因斯坦拥有两个非常重要和成功的技术,其一用在前级放大器中,除了采用全平衡直接放大,更抛弃了传统的电位器、继电器和输入变压器等元器件,改为用调节电子管初级增益的方式来调节音量。这样的线路设计会增加成本,技术要求也更高,但爱因斯坦为减小失真,获得最佳的讯号放大,坚持毫不妥协。其二是无输出变压器OTL设计,这样的架构更能回放出完整真实的声音、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动态,而从1999年至今都未发生过不稳定的反馈,说明爱因斯坦的OTL技术非常成熟。Einstein另外一个含意是具有钻石一样的坚强品质,又有着永争第一的勇气。


新推出的Aerolith Reference旗舰黑胶唱盘以气囊避震,兼具硬盘的重量与软盘的弹性,整部唱盘总重量达80公斤


喜欢模拟音响温暖自然声音的Volker,有30多年的黑胶经验,自己曾是日本TechDAS的德国总代理。他认为TechDAS的空军系列气浮盘效果绝佳,从2012年的Air Force One空军一号,到2015年的Air Force Three全都拥有。2016年爱因斯坦在德国慕尼黑音展发布The Tonearm唱臂与The Phonostage唱放时,搭配的就是TechDAS的空军一号唱盘。但不服输的Volker另有企图,他想做一部结构简单又能胜过TechDAS的黑胶唱盘,计划从多年前就开始了,初试啼声之作The Record Player黑胶唱盘已经展现很多创意。Volker对声音的要求是活泼、生动、自然,他认为声音一定要快速,具有极佳瞬态反应才能重现真实音乐的灵动感。传统的德国式硬盘设计,对Volker来说固然可以获得稳定、动态、干净的效果,却没有灵动感,所以他选择了软盘设计。软盘设计的经典作是Linn LP12,Volker说Linn的声音很好,但三个支撑弹簧太容易变形,而他的设计既要简单,又要耐用。爱因斯坦第一部黑胶唱盘底部有三个巨大的弹簧脚垫,出厂就已经安装好,消费者不需要任何调整。


专门设计的轴承结构,上面是一个圆珠构成的滚珠轴承(BellRing),圆珠必须做到真圆才能流畅滚动,Volker说这是世界最难的加工之一


VTA调节采用独特的滚珠锁定设计,唱臂可实现上下垂直调节


因为爱因斯坦自己推出黑胶唱盘,日本TechDAS的代理权因此告吹,Volker却很自信的表示,他拿自己的设计和空军一号相比,声音表现在很多部分犹有胜之,Volker很诚实说空军零号没有比较过,鹿死谁手很难说。新旗舰Aerolith Reference与首部唱盘大不相同,虽然有些设计延续前作,整体结构已经彻底升级。Volker说他30多年前已有此构想,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加工厂,尤其是主轴所用滚珠轴承,里面由多个圆珠组成,必须达到“真圆”状态才能几乎无摩擦力的转动。现在他很骄傲地说,Aerolith Reference所用的滚珠轴承,加工精度堪称世界第一,把皮带松掉后整个转盘还能自由空转约5分钟,证明所言不虚。Aerolith Reference的主轴用了上下2个滚珠轴承,保证主轴不会松动从而解决转盘抖摆的发生,顶部轴承体积比较大担当垂直承托重量级金属转盘的责任。Volker充满信心地表示,这个轴承寿命极长,不需要加油润滑也不需要维修,几乎可以终生保用,所以制作成本超乎想象的高。The Record Player唱盘的主轴也是类似结构,但滚珠轴承使用陶瓷球,安装在由特殊铜基合金制成的巨型轴承座中,Aerolith Reference的钢球制作难度显然高得多。


唱盘基座很有创意的使用了竹片纵向黏合材料,Volker说他实验多年,发现竹片可以迅速的把震动导引消化掉


转盘由二层不同金属结合而成,外层为铝合金,内层为钢材,重达50公斤


重达50公斤的双层材料转盘内部为不锈钢,外部为铝金属,两者结合通过不同密度降低谐振频率,足够的重量又能实现飞轮效应。两个转盘高精度研磨后以吸水复合材料完美贴合,因此整个转盘绝对居中,重量分布完全均匀。转盘部分为什么不用漂亮的压克力或其他材料?Volker的回答很直接,铝材容易加工,且具有合适的阻尼。转盘上面的唱片垫不是橡胶类的软材料,Volker采用石墨制作了一个厚薄不均的圆盘,外围稍厚中间较薄,呈1度倾斜,使用时必须搭配原厂的沉重不锈钢唱片镇,唱盘就像真空吸盘一样,可以让弯曲的唱片变得平坦。这种设计带来更流畅、共振更优化的播放体验,唱片均匀地压在转盘上,使唱臂和唱头能够更轻松、更准确地跟踪凹槽,结果音质有了大幅改善。


原厂准备了不同的木料,可以更换调音


旗舰唱盘的盘座不是MDF板,而是竹片拼接而成,很特别的以纵向方式黏合。Volker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竹片的纤维结构本身不储存能量,又是优秀的震动传导体,可以把所有震动在极短时间内化解掉。盘座并非整块方形板而是T型,对消除振动非常有好处。在T型盘座与底座之间,又加上三个用户可自行充气的气囊垫,类似汽车的充气轮胎(前2后1),让黑胶唱盘实现全平台的“气浮”,能有效消除各种振动对黑胶唱盘的干扰。气囊垫下方又是一个三明治结构的底座,铝合金框架加上软木层材料,具有极佳的阻尼效果。德国的气囊垫外部用金属壳高度密封,一年后气压基本能保持不变。气囊垫上方支柱有两条指示刻度,当手动充气时支柱上升位于刻度之间即可,随后再通过支柱螺纹调节平台的绝对水平。从转盘到底座的多层结构,软硬交叠,所以Aerolith Reference也不是纯粹的软盘,而是兼具软硬盘的优势。


Aerolith Reference黑胶唱盘为单马达皮带驱动,可以安装二只唱臂,看起来非常简洁


马达的皮带轮里面设计了减震弹簧,进一步消除震动


这部黑胶唱盘采用单马达皮带驱动。Volker认为多马达会带来不必要的噪声、振动和干扰,如果多个马达转速不匀问题更大。Aerolith Reference采用单一且极低扭矩(5mN)的低速马达,与植区唱盘所需低速大扭距,要恒速又可以变速的马达大不相同。在马达上增加弹簧作为第一级解耦,而以软皮带的传动作为第二级解耦。分体式电源内置了一个甲类功放作为供电方式,当转速达标和恒速时则动力断供,凭借大质量的转盘惯性与无摩擦轴承自由转动,并以光脉冲传感器持续监控转速,实现动力追踪供给。这种设计能有效消除对控制回路的需求,因为传统控制回路会对辘声和颤振频谱产生不利影响。很多人认为唱盘电源不过就是如此,其实它非常重要,Volker把电源设计得象是一部功放,包含DSP控制前级与甲类后级,后级控制马达线圈,相似于功放驱动音箱的单元,而交流同步马达相似于音箱,甲类驱动可以保持恒定的放大因素,很聪明的作法。


目前Einstein有9.5英寸与12英寸二只唱臂,委请日本石山胜明设计


Einstein直线唱臂采双管设计,外面的臂管为不锈钢,里面臂管是铝合金,透过不同材料抵消谐振。结构看起来很简单,操作也很容易


唱盘最多能装两只唱臂,目前爱因斯坦有9.5英寸与12英寸二只直臂,结构看起来大同小异,应该都是委由日本石山胜明(Katsuaki Ishiyama)设计的,这家同时也帮Ikeda池田和Fidelity Research二家公司设计唱臂。已经过世的石山胜明是日本IT Industry的负责人,他们原创的9英寸Sorane SA 1.2唱臂名列《Stereophile》A级榜单中,声音非常独特,几乎能与所有直臂相比,但又没有S形臂的共震问题,且强度更高。不过我们看到的爱因斯坦直臂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相信是加入了更多Volker的想法。直臂采双管设计,外面的臂管为不锈钢,里面臂管是铝合金,透过不同材料抵消谐振。这部黑胶唱盘可搭配最长12英寸的唱臂,虽然12英寸臂被视为Hi-End的象征,Volker认为长臂设计未必完美,售价较便宜的9.5英寸直臂效果已经很好。


唱臂座使用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的硬木制作成偏心圆结构


内唱臂板由非洲马达加斯加的乌木制成,可使用四颗螺钉进行调节,以确保转盘中心和唱臂枢轴中心之间的正确对齐。外椭圆形唱臂板由实心铝制成,使用独特的机制将木质内板固定到位。转动硬木就可以调整唱臂到转轴的距离,以适应9-10.5英寸唱臂及12英寸唱臂。唱臂支架和转盘轴承均安装在6毫米实心不锈钢框架上,提供完美的稳定性。VTA唱臂垂直调节事关重要,Aerolith Reference的VTA调节非常方面,通过独特设计的滚珠锁定,当唱臂进行上下垂直调节时完全不会唱头移位,还可以一边播放一边调节唱臂高度,不需要起针操作。


Einstein The Pick Up唱头,与丹麦Ortofon的首席设计师Leif Johannson合作开发,输出0.4mV,阻抗12欧姆,算是容易使用的


转盘顶部设计了内凹位置,当黑胶唱片放上唱片镇,唱片被贴服压平效果不亚于气吸效果,但又不会被吸死


爱因斯坦The Pick Up唱头委由丹麦高度风Ortofon生产。Volker从30多年前就自己动手摩改流行的DENON、Audio Technica、Deeca、EMT等唱头。后来Volker以EMT DST15为基础,设计了名为UT-2 Tubaphon和后继的TU-3Tubaphon动圈唱头。作为接替经典Tubaphon系列的产品,The Pick Up在生产过程中曾尝试了多元化原型样本测试,高度风Ortofon总工程师Leif Johannson提供不同的线材、绕线圈数、针杆、针尖及电枢组合让Einstein评测,最后才决定The Pick Up唱头的特定规格。The Pick Up顶部铝合金组件是粘合起来的一体化结构,两颗合金螺丝在两旁后方进一步加强坚固性,Volker要求增加内部线圈圈数,将内阻提升到12欧姆,同时加大了唱头输出,属于中等柔顺度。有人说The Pick Up唱头结构令人联想起高度风SPU-N,其实不论电枢前端,针尖形状、针杆材料,加上特别加固的结构都与SPU-N大相径庭。


唱盘与底座之间设计了用户可自行充气的气压垫,类似汽车的轮胎(前2后1),使黑胶唱盘实现全平台的“气浮”


密闭的充气垫可一年不充气,手动充气时通过仪表可以精确控制气压


气压垫下方是一个三明治结构的底座,由铝合金框架与软木层材料组成,具有极佳的阻尼效果


看完介绍,大概理解了Volker在设计Aerolith Reference唱盘时,最关键点只有二个,一是避震,二是稳定。事实上所有黑胶唱盘都在这二部分努力,只是巧妙个有不同而已。用于软盘的弹簧可以隔除震动,因为弹簧是柔软的可以吸收外部震动,然而弹簧本身是钢条弯折而成,所以会有接触介质传递的震动,因此效果受限,使用软盘时一定要搭配好音响架。由英国Transcriptors (即Michlle的前身)在1980年代介绍的阻泥槽,也许是良好的唱盘避震方法之一,结合弹簧的快速吸收震动,加上阻泥膏削弱震动,BASIS就是个成功的例子!由Immedia(前SOTA)设计师在1990年代提出的复合材料结构,利用不同传导系数的物质来产生消除震动,如Immedia RPM1(4层混合)及RPM 2(8层)唱盘,黏贴技术和精密度极高,可说是这类型产品的鼻祖。

而理论上最有效的当属空气避震,主动式空气避震也就是常说的气浮唱盘,利用帮浦加压空气产生浮力,等于是加了块空气垫,因为空气并非高密度介质,对震动的传导很差,自然起到良好避震效果。被动式工作原理和弹簧相同,只是它延展的材料是橡胶而不是金属,橡胶的弹性系数可控制的而且体积小,Aerolith Reference唱盘的3个气囊就属于此结构。主动式气浮式看似完美,因为最大限度减少了接触摩擦,共振最低,但要另接管线打气,而帮浦马达的噪音、震动、空气纯净度、气孔阻塞等都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


调整唱臂高低VTA时只需透过这个小配件就能轻易完成


Einstein的唱盘线,纯铜导体,仍强调快速与高分析力


分体式电源里面内置一部纯甲类功放,用来检测并控制转盘的转速,这种方式很少见


实际操作时,我认为爱因斯坦的Aerolith Reference唱盘方便易用,它不需要太考验使用者的调整技术,不需要担心经常变化不稳定,也不需要很严格的音响架搭配。日本Micro美歌SX-777是世界上第一部气浮唱盘,至今仍是唱盘设计的最高境界之一,但我在多个场合遇见,却很少有人可以搞定它。相比之下,精密度更高,结构更合理,调整更方便,搭配性更广,声音听起来更灵巧活泼生动的爱因斯坦Aerolith Reference唱盘,实在太可爱了!


Aerolith Reference黑胶唱盘的最佳搭配当然是Einstein自己的单声道唱放


南京威虹音响准备的德国巅峰Synästec Audio前后级功放、冠廷Lansche Audio音箱,几乎是国外发烧友的标配




总代理:南京威虹音响 (025)84697667

售 价:¥108万元



——END——




0
0
阅读(4917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
暂无评论
已经加载全部
热门推荐
不一样的“探店”——小毛工作室专访
中乐之声APP上线获取优惠询价及预约试听功能
中乐之声——一款音响行业综合服务APP
2023成都国际音响展今日盛大开幕
让音乐突破物理限制,还你录音室级聆听体验!Dirac Live房间方案来啦
玩音响听音乐就上51Audio.com
中乐之声
中乐之声网站是由中国音响网(51audio.com)改版后注册成立,是北京中悦之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平台,致力于为广大从业人员及爱好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实现影音行业资源数据全盘整合。另外,平台同时开展“中乐之星”高阶艺术培训教学,增加“艺人合作”艺人云经济板块,全面探索影音领域。愿“中乐之声”成为值得信赖的影音行业平台,与广大同业者、爱好者共同致力于推动行业新发展。
愿景
致力于打造音乐音响行业受大众信赖和喜爱的综合服务平台
使命
推进音乐音响行业数字化发展 引领大众文化艺术追求的全面提升
价值观
创新 热爱 全面 客观

下载中乐之声APP

举报邮箱: ZYZS@chinaaudio.net.cn 客服:4008-0202-01(工作日09:00-18:00)
©2019 51audio.com|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95|京ICP备20003013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4178号|京网文【2020】4008-712号|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3036